近日,据外媒报道富士康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新工厂即将开始建设,州政府和当地官员为新工厂付出了约40亿美元的高昂补贴,这代表着对于富士康即将雇佣的1.3万名当地员工,政府为每人支付的补贴成本高达约31万美元。
消息一出,却引发国内网友高度不满。按照道理,中国制造企业能够在美建厂并获得巨额投资,充分说明国内综合实力的提高,是富士康强大的表现,网友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为何面对巨额补贴,网友却依然不买账呢?
一部分网友认为,看事情并不能够只看表面,面对政府的高额补贴,最终的受益者是当地居民,1.3万个工作岗位,能够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对当地的社会矛盾也有缓和作用,且对于富士康产业链的上下游当地企业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际面对这种情况,并不算是捡到了便宜。再加上富士康自己需要投入的钢筋水泥、机械设备、车间空调等一系列的投入也并不比40亿补贴要少,这桩交易站在理性的投资角度,要想收回成本以及兑现承诺的代价风险性极高。
还有很多网友则担心这1.3万名当地员工的福利问题不好把控,严格8小时的工作制度以及节假日的休息问题,都会是需要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美国工人工会跟国内是不一样的场景,在解决纠纷矛盾时需要付出的解决成本都比国内要高出许多。如果富士康因疏忽导致企业纠纷,面对当地的处罚很有可能导致其需要付出超额的经济成本。
同时面对富士康的赴美开厂,网友担心会由于美国工人的工资过高,导致苹果手机的价格上涨。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买单的还会是我们中国人,普通人只看到巨额补贴,却看不到补贴背后的隐形成本,以及将来果粉们需要为此付出的高额代价和富士康未来需要缴纳的各项税收。
当然,网友们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招商引资策略,纷纷点赞。最后还有网友纷纷调侃:给他们每天来个三班倒,天天加班试试他们的身体素质怎么样?
最重要的写在后面,面对40亿美元的补贴,如果富士康能按照预期设想的创造出1.3万个工作岗位,则威斯康星州收回成本的时间是25年。但倘若富士康未能按照设想创造出预期的实际工作岗位以及效益,州政府收回成本的时间将则延长,就富士康兑现承若,以及收回企业的投资成本也将无限延长,但这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一直存在着。
25年的时间太长,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市场环境在变化,社会需求在不断演变,加上政策环境的不断调整,风险不断在加大。40亿补贴,只需要他们加班一晚,钱就印出来了,对他们而言并无损失,但对于富士康,就不止那么简单了。
关键词:
富士康